当前位置: 100md首页 > 医学版 > 医学资料 > ppt&课件 > 课件02 > 正文
编号:11665375
早产儿 液 体 疗 法(200610).ppt
http://www.100md.com
    参见附件(1922kb)。

    早产儿 液 体 疗 法

    封志纯

    一、正常新生儿及早产儿

    水代谢的特点

    一 )体液的分区

    *

    * 细胞内液(ICF)

    * 血管内液(IVF)

    * 体液(TBW) 间质液(ISF)

    * 跨细胞液

    * 细胞外液(ECF) 淋巴液

    * 体液的组成随生长发育而呈动态变化的过程,早在1877年,Fehling就发现胎儿的含水量随着胎龄的成熟而减少。体液的这些动态变化对临床实践具有重要的意义。

    不同胎龄胎儿体液

    不同日龄新生儿体液分布

    不同成熟度新生儿正常体液量

    二〕影响体液流动的因素

    * 水在细胞内区和间质区之间的流动

    * 取决于渗透压的平衡而非水的主动转运

    * 细胞内的水平衡取决于细胞本身的代谢和外界的渗透压。

    * 钠泵是维持细胞内溶质的正常浓度的重要组成部分。

    * 细胞外渗透压则对细胞内多少溶质应该伴有多少水起决定作用。

    ICF与ECF的主要渗透性物质(mOsm/L)

    * 细胞外液在间质区和血管内区的流动取决于:

    * 1〕 毛细血管静水压

    * 2〕 胶体渗透压(COP)

    * 3〕 间质静水压(IHP)

    * 4〕 淋巴系统

    * (统称为Starling定律)

    三〕出生后体液的变化

    * 新生儿期

    * 机体组成 营养、肾脏发育和功能

    * 外界环境变化、生长需要

    * 各种疾病的影响

    * 体液分布常常出现以下几方面的变化:

    1)体液组成的变化

    * 生理性体重下降

    * 胎儿在宫内处于体液和电解质超负荷状态,生后早期新生儿要经历体液收缩和排出过多的电解质(主要是钠)的过程。在体液摄入适当时,极低出生体重儿在生后8~10天内平均体重下降10~15%,而足月儿仅在头72小时下降2~4%。除极低出生体重儿外,大多数新生儿在7~10天时恢复至出生体重。

    2)出生后营养的变化

    * 内生水

    * 营养素(如水、热能、电解质)的组成变化可以影响水平衡。

    * 较高热能的配方乳可增加内生水,一般来说每消耗100kcal的能量可产生12ml水。

    3)肾脏发育和功能的变化

    * 出生时足月新生儿的肾小球滤过率(GFR)仅为成人的25%,早产儿更低。

    * 出生早期肾脏尿液的浓缩和稀释功能均较差,但随生长逐步成熟。

    4)外界环境所致的变化

    * 外界环境温度、湿度、气流、风速等的变化,可影响不显性失水量。

    5)水平衡

    * 出入水量的动态平衡。

    * 入量包括:肠道外液体的摄入、药物和输液、血液制品、口服摄入、内生水等

    * 出量包括:不显性失水、尿量、大便、胃肠道丢失、出汗,化验抽血、意外失血、生长所需水量等

    四〕新生儿生理需水量

    * 新生儿生理需要的水量是保持机体水平衡所必需的,是正常和患病新生儿所共同需要的。

    * 在疾病情况下则另有不同的需要。

    * 新生儿生理需水量包括

    * 不显性失水 排尿

    * 粪便失水 生长需要所需水量,* 并扣除氧化代谢的内生水量,以保证出入水量的平衡(零平衡)。

    * 但旺盛生长发育中的新生儿呈正平衡,因为生成新组织需要保留水和其它物质。

    1.不显性失水(IWL)

    是指弥散到皮肤和呼吸道表面而蒸发丢失的水量。

    * 新生儿代谢旺盛,所需热量相对较多,而且体表面积与体重的比值大,不显性失水量相对较多。

    * 在一般室温、湿度和基础情况下,为42~48ml· (418kj)-1(418kj=100kca1,下同),其中通过肺和皮肤蒸发的水量分别为1/3和2/3。

    1.不显性失水(IWL)

    * 若按单位体重计算,因为所需热量不同,则不同胎龄体重新生儿之间差异很大。

    * 不显性失水中不含盐,可喂哺白开水或静滴糖补充。

    影响不显性失水量的一些因素:

    * (1)胎龄:胎龄、出生体重愈小,按体重计算不显形失水愈多。

    * (2)呼吸:呼吸增快可增加20~30%甚至更多。

    * (3)体温:每升高1度约增加12%或0.5ml/kg/h

    * (4)环境温度:环境温度高于适中温度,可增加数倍。

    * (5)光疗或辐射台应用:可增加40~190%

    * (6)活动:可增加30%以上。

    * (7)环境湿度:湿度愈大,IWL愈小。

    * (8)呼吸机治疗:呼吸机治疗时,IWL减少,可为零。

    单层壁暖箱中性温度下IWL

    辐射加热器下IWL

    2、粪便失水

    * 新生儿消化道的液体交换快,在腹泻时,体液丢失迅速,比儿童更容易出现水、电解质失衡。

    * 一般情况下,新生儿排便量为8~10ml.

    3、生长保留水量

    * 生成新组织1克约需水0.85ml,足月儿每日平均增长约为10克,早产儿约为15克。

    * 可以根据每日实际测得得体重增长进行估算。

    4、内生水量

    * 机体氧化代谢的内生水量约为12ml/(418kj),需要从计算的生理需水量中扣除。

    5、肾溶质负荷、实际排尿供水量和尿渗透浓度

    * 正常成人可稀释尿液达50~1400mOsm/L,新生儿出生一周后可达成人水平。但肾小球滤过率低排水能力仍有限。

    * 新生儿肾脏浓缩能力差,只能浓缩尿达600~700mOsm/L,早产儿仅达550mOsm/L。因此排泄同量溶质所需水量较成人为多。入水不足或失水过多,易于超过肾脏浓缩能力,发生代谢产物潴留和高渗性脱水。

    * 尿渗透浓度达等渗时(300mOsm/L, 相对密度1.010),肾脏浓缩所做的功最少。1岁以内婴儿以维持尿渗透浓度150~400 mOsm/L(相对密度1.008~1.012)较为适宜,以后可放宽至600 mOsm/L。

    * 排尿所需水量随肾溶质负荷的多少而增减。母乳喂养儿肾溶质负荷约10mOsm/L,液疗儿约20 mOsm/L ......

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,详见PPT附件(1922kb)